近期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AI产业链也成为长期资金市场的超级风口,推动了中国资产被重新评估。
今天,我们就来从AI产业链中,算力、数据、模型和应用这四大核心板块出发,揭秘相关基金投资的机会。
AI的算力能够说是AI的引擎,更大的算力意味着同时能处理更多更复杂的任务,而数据则是AI的燃料。
近期DeepSeek的R-one 模型的出现改变了AI行业的生态,推理算力的需求即将进入上行区间,国产算力厂商的资本开支预计会突破3000亿元,带飞硬件产业链。目前主要的硬件产业链包括了光模块+铜连接,液冷+电源和PCB+服务器这几组。作为数据中心的血管网,800G的光模块已确定进入了量产竞赛环节;而GPU的散热刚需,也就是液冷,渗透率明年有望超过50%;与此同时随着国产GPU放量,带动PCB层数升级,服务器厂商的订单也排到了2026。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也得靠算力,芯片、存储器需求同步爆发。业内有有经验的人指出,硬件层面的涨势远未结束,而技术的周期也才刚刚启动。
今年,数据要素郑重进入了资产化时代。其中最明显的是B端的数据,在工业和医疗等高价值场景数据的闭环中已经催生了千亿级的交易市场。
这个板块2025年将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2025年模型层的关键词是“落地生根”。成本下降后,大模型将会从理解对话为主的“玩具”摇身一变,成为生产力工具。
举个例子,腾讯地图率先蒸馏DeepSeek的R-one模型,与地点提取功能进行联动,支持用户生成个性化旅游方案。而在制造业领域,AI质检员也24小时无休,良品率飙升。
AI应用场景也慢慢的由浅入深,比如金融行业对于大模型的应用需求,从原来仅用于知识库的搭建和基础代码的编写这类内部提效的场景,逐渐扩展到了对外业务之中。比如投资研究、投资者教育、投资顾问等方面。在银行领域中AI也大展拳脚,比如贷款审批和尽职调查,帮助银行科技部门或者业务部门搭建自身业务所需的智能体,实现工作流程半径的缩短甚至是重构。
应用端可谓是AI最真实的战场,技术落地已确定进入了手术台、驾驶舱之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负全看谁能把模型应用在真实场景之中。
现在比较热门的板块,比如AI和XR的结合,最广为人知的C端产品应该是AR眼镜,近期已经从翻译、题词这类简单应用发展出了更多的功能,比如远程协助、故障检修和地图互动,AI手机的端侧大模型也在加速落地。
人型机器人近期也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宇树机器人在春晚的表现无疑是对具身智能的一针。当然,国产机器人的崛起也为整机、丝杠、传感器和减速器这类国产替代空间较大的行业带来了潜在机会。
智能驾驶板块也在快速的提升。整车厂正在加速布局,应对比亚迪带来的智驾平权。天神之眼和华为的ADS逐渐搭载在更低价位的车型中,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车联网、摄像头和传感器产业链都将进入快速的提升的时代。
除此之外,垂直领域的数据也需要我们来关注,由于各大企业都掌握着大量专业且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数据,通过蒸馏DeepSeek等模型后带来的AI赋能的力量不可小觑,医疗、企服、教育和金融等板块尤其值得关注。
总体来说,算力和数据是地基,模型是核心,而应用则是未来。AI的长期前景很值得期待,但短期来看需要警惕过热风险,我们提议投入资金的人在进行对AI板块的投资的时候进行分散配置,选择投研团队强,能灵活调仓的基金,并主动关注行业动态,理性投资。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有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懂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依据自己资产状况、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有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